5G致癌理论是真的吗?

导读5G甚至智能手机的辐射对人体有害吗?会致癌吗?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够给大家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无线信号和手机辐射是否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5G甚至智能手机的辐射对人体有害吗?会致癌吗?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够给大家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无线信号和手机辐射是否会危害我们的健康,这几乎是一个烂话题。前段时间,搜狐科技CEO张朝阳在一次5G大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称5G基站密度高,尤其是像毫米波这样的高频带,对人体危害很大。这句话一出来,就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很多人认为他是在给5G泼冷水,可能是迫于舆论压力。他最近在一次采访中回应道:

“我收回这句话。5G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我真的不是专家。我真的不明白。我刚刚看了一些报告,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

然而,“我不太明白”的是,张朝阳一个人,5G甚至智能手机的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会致癌吗?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够给大家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二十年前,有人说无线网络对人体有害。

过去几年,很多研究团体和知名专家都给出了各种报告,说智能手机的射频辐射不会影响健康,但也有很多人持相反的观点,可以延伸到近20年前。

最近《纽约时报》报道,早在2000年,一位名叫比尔库里的物理学博士发表了一篇关于无线信号对人体影响的报告。

当时,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公立学校正在计划铺设无线Wi-Fi网络,并邀请他做相关的风险评估和研究。

然而,比尔库里博士给出了一份与学校期望相反的报告。他认为无线Wi-Fi网络中使用的高频无线电波可能“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在这张脑组织对微波吸收的图表中,可以看到随着射频的增加,大脑吸收的辐射剂量会逐渐增加,比尔库里博士还特别标注了手机、电视、收音机等设备的射频范围。

这个增长速度刚开始很慢,但是一旦频率超过1GHz,增长速度就开始加速,当Wi-Fi网络在2.4GHz频率范围时,几乎已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

一段时间以来,“无线频率越高危害越大”的说法随着这一研究结论开始在反对发展无线网络的群体中传播,成为这一论点被频繁引用的科学依据。

图片来自:健康影响新闻。

2011年,纽约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大卫卡彭特(David Carpenter)试图在一场诉讼中迫使一所公立学校放弃使用无线网络,其中比尔库里博士的报告被作为论据。

据说这起诉讼是由一位家长发起的,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新闻一样,他担心网络辐射会损害他孩子的健康。

如今,5G即将到来,“手机辐射是否会危害健康”再次成为新一轮的热门话题,比4G时代还要糟糕。

为什么说5G“变色”?

2018年,你应该看过荷兰一个5G基站塔附近数百只鸟神秘死亡的新闻。

事实上,它是由欧洲一个名为“Stop5G”的反5G组织发明的,旨在让当地人对5G网络的铺设持谨慎态度。

和过去一样,他们给出的理由仍然强调电磁波的危害。但相比4G使用的中低频,5G的频率更高,更符合比尔库里博士之前提到的“高频=高危害性”的结论。

以国内主要推广的Sub 6 GHz 5G规范为例,其中中国移动将主要使用2.6GHz和4.9GHz频段,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共享3.5GHz频段,均高于此前4G使用的700MHz-2.6GHz频段。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欧美推广的毫米波毫米波规格,其频率已经超过了24GHz。如果刚才图表的推断是正确的,这种高频无线电波无疑会进一步增加患癌风险。

然而,纽约大学放射学教授克里斯托弗柯林斯(Christopher Collins)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在讨论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时,不应忽视“屏蔽效应”。

“库里博士只在实验室研究了电磁波对孤立组织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对人体造成同样的伤害。他忽略了一些生物学或医学知识。”柯林斯教授说。

“人体皮肤本身可以看作是一层保护层或屏障,可以阻挡电磁波,保护我们的内脏免受辐射。」

在接受《连线》采访时,英国物理学家、癌症研究者David Grimes也认为,关于“5G致癌”的说法更像是在说“无线基站和手机对人有害吗?”已经被重新包装。

就像当反疫苗分子看到新疫苗问世时,他们会批评一些此前被推翻的说法。

同时,他表示,将电磁波与“辐射”一词联系起来只会增加公众对新技术的恐慌: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辐射都是有害的,只有超高频电磁波(短波长),比如一些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图片来自:NYT。

我们一般将这种有害辐射归类为「电离辐射」,这种短波会直接破坏人体DNA中的化学键,对细胞造成影响,增加引发癌症的概率。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可能会导致皮肤癌,以及在医院做X射线检查时,检查室门口能看到一个黄色的三角形警告标志,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 X 射线都归属于电离辐射的范围。

而大部分移动通信网络、Wi-Fi路由器、机场安检的扫描仪和手机射频信号等,都处于「非电离辐射」范围,它们的能量还不够高,其辐射水平还不足以改变细胞结构,甚至远远低于太阳光对人体的辐射影响。

换句话说,对于「非电离辐射」,你就算想防,也防不住。

「手机辐射会致癌」的情况,只在老鼠实验上证实过

为了解答公众的迷惑,英国电信运营商EE在今年发布的一篇5G科普文中明确指出,运营商建立的基站,以及发射的信号功率,都会采用由ICNIRP组织制定的限值。

后者是一家独立的国际科学组织,他们根据科学文献结果及有关健康风险评估,制定了非电离辐射限值,而运营商基站和入网手机都会采用ICNIRP制定的限值,这已经成了通信行业的默认规范。

事实上,大部分专家和学者们对「手机辐射是否会引发人体癌症」这个问题的结论,只能给出「可能」、「也许」等模棱两可的字眼,而无法得到100%的答案。

在几份比较有说服力的世代研究(cohort study)报告中,也均未得出「手机辐射会导致脑癌患病风险增加」的结论,只有一份英国的研究报告指出患上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的概率有所增加,但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疾病十分罕见,以至于连他们自己都无法确定,这是否和辐射有直接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